機器人格局持續變化。繼2023年開年工業機器人國內市場內資份額突破40%,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移動機器人國產化率預計還將超95%,佔全球出貨量將超50%。

回憶起國產機器人近幾年發展之快速,一名移動機器人廠商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舉了個案例, 2018年公司採購了一臺國外移動機器人供研究學習,當時感受到自身與海外企業的差距。經疫情期間信息阻隔,期間國產機器人迭代較快,2023年,該公司再去歐洲參展,卻發現與這家國外公司“互相不認識”,一方驚訝於海外產品迭代和降價之緩慢,一方驚訝於國產機器人的突然冒頭。

相較國產工業機器人多年苦苦追趕,國產移動機器人滲透率已相當高。工業機器人自上世紀50年代因承接汽車生產需求而出現,可進行工業加工製作,移動機器人則更多承接柔性生產或搬運工作,含AGV(自動導引運輸車)和AMR(全自主移動機器人)等。與海外工業機器人廠商明顯的先發優勢不同,移動機器人海外代錶廠商丹麥MIR 2013年創立,國內多家主要移動機器人廠商2015年後成立,時間差不大,國產發展速度頗快。

據GGII數據,2013年中國移動機器人銷量2950臺,2023年預計達10.2萬臺,增長33倍,對比之下,工業機器人在此期間銷量則增長7倍,2023年國內移動機器人銷量達到工業機器人的約1/3。據記者瞭解,國產移動機器人還在加快出海,行業經過前期“矇眼狂奔”,如今則在洗牌並邁向成熟。

國產化率超90%背後

移動機器人早期受到關注是2014年亞馬遜收購機器人廠商Kiva,此後國內電商行業在倉儲領域佈局移動機器人。國內並非最早做移動機器人的地區,但國產化近年有所體現,據GGII數據,2015年國內市場外資AGV銷量佔比11.25%,2019年爲7.81%,至2023年預計國產化率超95%。期間伴隨着全球及國內移動機器人市場不斷擴大。

“外資機器人廠商也在國內發展,但在移動機器人領域並未像工業機器人領域那樣具備主導優勢,外資廠商的抓手在於技術領先,而在移動機器人領域這種優勢並不明顯,同時服務和價格又不具備優勢。”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告訴記者,國內移動機器人廠商入局不算晚,產品和技術過關,在不斷承接項目的過程中形成正向反饋。目前國產移動機器人競爭力在全球屬於第一梯隊,在日本、韓國市場,國內廠商逐漸建立起一定的主導權。

就國內市場而言,業內能感受到國產發展窗口期,優艾智合市場總監關健告訴記者,移動機器人疫情期間剛好快速上量,國內廠商在半年內走完海外廠商3年走過的路,而當時海外廠商沒有喫到這一波紅利。從發展邏輯看,移動機器人硬件上阻隔較少,一些產品形態已成熟,國內廠商轉向發力軟件層面,佈局整體解決方案,與發力硬件迭代的海外廠商形成區隔。從全球看,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工業強國在精密儀器上還有很強競爭力,支持其工業機器人保持優勢,但移動機器人的競爭重點已不在硬件,國內廠商則在軟件層面佔優。

競爭力上,更直接的觀感在價格上。Syrius炬星科技創始人兼CEO蔣超告訴記者,國內廠商價格優勢鮮明,“我這幾天在日本的展會,瞭解到一家當地AMR廠商定價每一公斤載重大約賣1萬日元,計算下來1噸載重定價約1000萬日元,而我們一噸載重AMR價格不到對方的一半” 。

關健則告訴記者,價格優勢背後有供應鏈降本的因素,還有軟件和算法優化降低硬件配置要求的因素,以及規模化生產放大成本優勢。“以1噸標準頂升機器人爲例,三四年我們前一臺賣12萬~15萬元,現在基本是三折,能降到5萬元以下。去年我看一箇海外廠商的報價,大概是將國產產品價格數額算成歐元。”

供應鏈國產化近年給國產移動機器人價格優勢提供支撐。移動機器人核心部件包括芯片、傳感器等,一類重要傳感器激光雷達近年隨着汽車和機器人場景需求擴大而加快國產化。關健告訴記者,2022年中旬之前,國內供應鏈批量生產工藝不足,公司用進口雷達,而目前公司目前絕大多數商業項目已實現全國產。相比之下,大量採購情況下一個進口雷達價格可達1萬元以上,如今採購國產雷達價格可至三折以下。

蔣超則告訴記者,公司通過優化多傳感器融合算法,採用自研傳感器降低硬件成本,達到外購近萬元甚至數萬元進口產品的技術水平。2018年,公司採購某以色列公司的3D攝像頭,價格是目前能完成同樣任務的攝像頭的5倍。爲支持現有成本結構,公司自研系統而不使用開源軟件,同時還自研3D攝像頭傳感器等,通過軟件定義硬件把控供應鏈條,獲得成本優勢。國內3D視覺廠商也提供了模組,可大幅降低一些國內機器人廠商採購價格。

依託價格優勢和整體品質,國產移動機器人整體呈現出從國內走向海外的趨勢。記者瞭解到,優艾智合業務主要在國內,去年成立一箇團隊拓展日本、東南亞等海外市場,依託在國內半導體等行業的經驗佈局海外市場;海柔創新在倉儲物流場景多有積澱,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據LogisticsIQ最新市場報告,倉儲自動化市場2023年至202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15%,海柔的戰略方向包括提升海外品牌影響力和海外業務佔比;Syrius炬星科技海外營收佔比則在70%以上,據目前合同估計,預計2024年公司營收將同比增長兩倍以上。

近期日本市場多有中國廠商加碼的消息,有消息稱,背後是日本物流業面臨一定的人力短缺問題。蔣超告訴記者,公司在日本的銷售規模還會持續擴大。立鏢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夏慧玲告訴記者,日本當地需求較大,公司考慮在日本當地建廠。GGII分析認爲,2023年國內AGV企業海外整體訂單佔比有望突破30%。

狂奔之後

“狂奔”一詞是過去幾年的國內移動機器人廠商發展的註腳。規模迅速增長後,年輕的移動機器人賽道已長出頭部。2022年,有四家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廠商營收超10億元,包括新松機器人、海康機器人、海柔創新和極智嘉,其中海康機器人已在尋求上市。據新戰略移動機器人產業研究所初步統計,2023年移動機器人市場訂單額超10億元的廠商增加至五家,前五企業銷售規模佔比在40%以上。GGII預測,2024年前五企業銷售規模將超50%。不過,頭部企業集中度提高的同時,水面之下,市場增速放緩和融資環境收緊,給行業帶來新挑戰。

據新戰略移動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統計,預計2023年中國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8.9%,對比2022年中國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46.82%、2021年同比增長75.61%,2023年市場增速已明顯放緩。從國內近5年AGV/AMR行業融資情況看,融資數量和融資金額巔峯在2021年,隨後融資金額持續下滑,2023年爲20億元,相當於2021年的一半,資本對行業的投入明顯減少。

盧瀚宸告訴記者,移動機器人面向的工業場景比較複雜和分散,市場集中度提升不會像服務場景一般迅速,但頭部廠商的優勢仍在提升,融資環境收緊,中小型公司面臨洗牌。

“此前移動機器人投資火熱時有美元基金的參與,後續美元基金有所退坡。投資圈對行業的認知也在上升,行業環境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很多廠商營業數據與預想有差異,暴露出行業很多問題。” 就融資收緊,盧瀚宸表示。

這一輪洗牌,在關健看來已是第二輪,2021年底資本依然火熱時,已有一批企業被資本淘汰。“我從2018年關注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自動化物流展區展商名單,就發現(參展商)逐年減少,而大的展位一年比一年大。”關健稱,從2022年開始的新一輪洗牌中,特點則是市場逐漸冷靜,玩家比拼自身造血能力和生存能力,如今當企業看不到賺錢的希望時,在市場上也很難融到資,此輪洗牌在未來一兩年內估計會出結果。後續估計還有第三輪洗牌,要真正比拼利潤和中長期戰略選擇。

“可以認爲我們處於第二梯隊,(第二梯隊)目前都在找行業差異化。接下來行業可能分化爲兩種不同形態,一種類似海康機器人這種大平臺型企業,主要優勢或集中在硬件上,一種是專做行業細分的形態,不斷下探價值。”關健表示,優艾智合目前業務更收斂至半導體等優勢領域,選擇利潤表現更好且競爭力更集中的行業。這已與以往行業高速發展時的選擇不同,彼時玩家爭搶訂單,甚至拿着空的報價表給客戶填,賠本打造標杆案例,但後續交付也遇到問題,隨着整個行業冷靜下來,廠商得以更關注經營性指標,甚至對要進入的行業有所篩選。

蔣超告訴記者,從市場角度看,AMR玩家能否一直留在牌桌上最重要的因素是產品要適應市場,例如有的廠商抓住區域性鞋服行業的倉儲物流需求,形成區域性優勢,或像炬星抓住雲倉客戶需求,讓一些不願支付過高成本進行自動化升級的雲倉能以租賃形式使用其AMR機器人。此外,宏觀環境影響下,如今客戶則更確切地追求投資回報率(ROI),更不願意承擔風險,對產品ROI方面的能力也是極大考驗。從另一箇角度看,市場更冷靜後,項目集中在有真正自動化需求的場景,減少了自動化“面子工程“,考驗移動機器人廠商的實力,這也是一種良性篩選。

GGII相關報告指出,2023年移動機器人行業下游應用已在分化,新能源領域需求強勁,3C、醫療等需求增量有限,企業針對性佈局,聚焦各自優勢行業,拉開與其他企業的差距。此外,行業“內卷”下,交付成本備受關注,軟件帶來的差異化成爲重點。因外部不確定因素和製造業投資可能放緩的影響,下調市場預期,預計今年中國移動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速35%。

望向後續,蔣超仍持樂觀態度,他表示,製造業領域移動機器人的滲透率依然極低,在理解製造業並以軟件適配製造業流程的層面,空間還很大,倉儲領域也依然有空間。“機器換人”的趨勢可能還將持續30年、50年之久,這是大的歷史性機會。關健認爲,以半導體領域爲例,滲透率還處於早期,垂直行業向下滲透走量、向相關產業滲透仍有空間。

幫企客致力於爲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瞭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