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一,全球熱播的美劇《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宣告完結,圍繞着象徵最高權力的“鐵王座”,各方勢力即將展開最後的廝殺。與此同時,隨着年中報告的披露,關於誰纔是房企老大的角逐同樣激烈。從當前已經披露的中期業績來看,各家房企上半年都業績亮眼,尤其是幾個最可能問鼎“鐵王座”的知名房企,不僅是銷售規模再創新高,淨利潤也大幅增長。無論是曾經的霸主萬科,還是如今勢不可當的碧桂園,以及同樣窺視着王座的融創、綠地、恆大等,各方勢力都在秣馬厲兵,即將展開下一場“權力的遊戲”。

房地產仍舊很賺錢 多家房企淨利潤增長在30%以上

在地產圈裏,無論是房企大佬還是專家學者,都認定房地產已經從曾經的黃金時代發展到瞭如今的白銀時代。但從近期陸續披露的中期業績來看,房地產仍是掘金能力一流的行業。即便應對着嚴厲的宏觀調控,各家標杆房企的業績不降反增,尤其是象徵着經營效益的淨利潤,增長幅度甚至超過了30%。

當了多年老大的萬科,在8月24日晚間公佈了2017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萬科實現銷售金額2771.8億元,同比增長45.8%;淨利潤73.03億元,同比增長36.47%,基本每股收益爲0.66元,去年同期爲0.48元。作爲老牌的龍頭房企,很顯然,萬科依舊保持了穩健的增長態勢,銷售金額和淨利潤都大幅增長。

雖然萬科依舊強大,但今年老大的地位恐將不保,因爲還有一箇更會賺錢的碧桂園正在虎視眈眈地窺視者“鐵王座”。

8月22日,在香港發佈中期業績報告的碧桂園實現了規模和效益的雙重反超。數據顯示,上半年碧桂園銷售金額就高達2889.1億元,同比增長131%,實現總收入達到777.4億元,毛利約爲171億元,股東應占淨利約爲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約35.5%、42.1%和39.2%。無論是銷售規模還是實際利潤都超越了萬科。

當然,危及萬科老大地位的不僅僅是碧桂園,爭老大,自然也少不了近年來在足球和地產領域雙雙豐收的廣州恆大。恆大公佈的業績數據顯示:上半年營業額1879.8億元,同比大增114.8%;淨利潤達到了誇張的231.3億元,同比大增224%。恆大的淨利潤增長也是衆多一線房企中增速最快的。 中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甚至表示,如果沒去炒萬科的股票,虧了70億元,恆大半年盈利會更加誇張,將超過300億元。

第二梯隊的房企同樣利潤可觀。A股上市的華夏幸福上半年營業收入222.59億元,同比增長26%,淨利潤53.67億元,同比增長36%。

港股上市的遠洋集團售額錄得人民幣304.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8%;錄得毛利人民幣38.0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9%;錄得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人民幣26.68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84%。

同樣在港股上市,今年因爲收購樂視和萬達文旅項目名聲大振的融創,預計上半年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5%左右,毛利增長約80%左右,淨利潤爲去年同期的15倍以上。

不難看出,雖然上半年樓市調控持續加碼,但市場影響主要是在第二季度末纔開始出現,並且由於各家房企多年來屢經調控,已經很善於在各種環境下提升自身盈利水平,因此大部分企業在上半年依舊收入頗豐。

下半年要加個“大目標”

“在權力的遊戲中,你不當贏家,就只有死路一條,沒有中間地帶。”這是《權力的遊戲》中的一句經典臺詞,也很適合正在廝殺中的房企。

雖然上半年的業績足夠亮眼,但多家標杆房企仍舊不約而同地增加了各自的銷售目標。

急於登上“鐵王座”的碧桂園,一口氣將全年銷售目標由4000億元上調至5000億元,上調幅度達25%。

一向穩健的龍湖地產也大幅加快了自己的銷售步伐,正式對外宣佈:鑑於前七個月已完成了1030億元的銷售額,龍湖距離原定1100億元的目標只有一步之遙,因而上調全年銷售目標至1500億元,較此前1100億元的目標增加36%。龍湖敢於提速很大的原因是今年多箇在售項目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像北京龍湖主推的孫河景粼原著,在今年前七個月,成爲北京8萬+項目成交中,排名第一的項目。龍湖北京的營銷負責人張世錚也透露,景粼原著在下半年還將加大供應,成爲全品類的改善型項目,貨值從總價1000萬至6000萬不等,產品也覆蓋了從洋房到疊拼別墅、合院別墅、雙拼別墅。

另一箇多年來實施穩健策略的遠洋集團也表示,銷售將大幅提速,明年將達到1000億元的規模。

很顯然,與前首富王健林提出的賺上一個億的“小目標”相比,各家房企的胃口大了很多,紛紛不約而同地提速,加上了“大目標”。

佈局未來 房企多元化求轉型

雖然萬達剝離房地產業務,曾引起了許多關於房地產行業日薄西山的猜想,但實際上,除了萬達以外,絕大多數的房企都是在保持房地產主業規模的同時,嘗試通過多元化、輕資產轉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新任萬科董事會主席、CEO鬱亮在年中業績報告上表示,隨着城市化進入第二發展階段,爲城市化提供主要服務的開發商自然要跟着變化。在傳統住宅業務穩步發展的同時,萬科持續推進“城市配套服務商”戰略,圍繞城市發展和客戶需求,有序推進物業服務、商業地產、物流地產、長租公寓等拓展業務,多方位探索冰雪度假、養老、教育、產業辦公等衍生業務。

對於現在萬科重點嘗試的長租公寓,鬱亮也坦言,“從回報率來說,我們能夠達到1%-2%的回報率,已經很滿意了。”但隨着政府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長租公寓回報率低的情況會慢慢有所改變。“未來長租公寓回報率6%-8%是正常(水平)的話,我們就往這個方向走。”

龍湖也將新的多元化瞄準了投資性物業。在中期業績會上,管理層對外描述了投資性物業未來的成長性:2020年,商業與長租公寓租金收入將站上80億元——商業和長租公寓分別爲60億元和20億元。

其中包括13個天街項目。到年底,龍湖打造的長租公寓“冠寓”則將進入14個城市,擁有超過1.5萬個開業房間。更長遠的目標是,到了2020年,長租公寓將會產生20億元租金。

相比之下,遠洋的輕資產多元化嘗試則主打健康領域,例如其主打的養老業務。據介紹,遠洋已經可以做到拿到物業後,6個月完成改造與裝修,開業3年達到85%的入住率,完成盈虧平衡。計劃在2020年將規模增至2萬張牀位,實現營業收入10億元。

業內人士認爲,房企不斷擴大主營業務規模的同時,也在力圖尋找輕資產路線。無論是在租賃市場嘗試,還是涉足健康、娛樂,甚至資本市場,都是房企爲了充分利用外界資源,減少自身資本投入,集中自身資源在產業鏈利潤最高的領域進入,以提高企業盈利能力。這也成爲房企轉型的趨勢,但並不意味着剝離主營業務會成爲趨勢,相反各種輕資產的嘗試只是爲了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相關閱讀:

集體租賃住房與“小產權房”有本質區別

國土部:集體土地建租賃房不佔用耕地 尊重農民意願